交通大学暨香港中文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交流活动 圆满落幕!!

  • 2019-05-17
  • AdminAdmin
                                                   靠山吃山、来客作客
               交通大学暨香港中文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交流活动圆满落幕
                                                                                                                              文/李杰颖、罗晓岚
        国立交通大学客家文化学院首次邀请张瑞威教授率领香港中文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师生一行人,以「历史中的乡村、城市及其未来」为主轴,进行为期二天的访问活动。
         4月29日上午九点在交大竹北校区之客家文化学院开幕,并进行由交大族群文化研究所硕士班、客院博士班师生共同举行的『”靠山吃山”:历史中的乡村、城市及其未来』师生论坛,由客家学院院长黄绍恒教授与张瑞威教授双方主持开幕简单致词,出席之罗烈师教授与简美玲教授亦表达欢迎。负责筹办的人社系主任连瑞枝教授表示:此次活动的目的主要希望促成年轻世代跨校学生间的学术交流以及离地考察的活动,尤其在全球化的未来,城乡与人口流动也将是重要的议题
        两校学生各发表数篇研究报告、论文,在历史学、人类学与社会学跨学门的对话中,分别针对台湾、香港以及中国之乡村与城市等议题加以讨论,整个研讨会进行过程中,学生间进行研究交流,激荡出不少思想火花。第一个场次主题是城市,分别以苏州、台北、新庄来讨论二十世纪以来之新城市、人口流动以及城市边缘相关议题。第二场次讨论历史中的帝国财政,如寺产管理、港口城市以及基层村落之收税问题。第三场次分别以北京铸钱议题、马来西亚锡矿,乃至南台湾轻微过失犯「土匪强盗」三个方向来说明讨论资源开采与社会秩序的议题。第四场则讨论香港爆竹、台湾的阉鸡技术与生态博物馆,虽看似不同取径,却共同面对国家治理下之传统生活与技术传承等议题。四个场次的报告不仅呈现华人社会与历史的多元性与复杂性,在不同学科训练下,大家保有相似的学术关怀与问题意识。经历了各场次的报告与提问,现场学生充分领略不同时期之城乡社会遭逢着类似的问题,不论是国家治理、人口流动、乡村机构乃至于社会秩序的讨论等等。「靠山吃山」的主旨,无非是希望未来研究能更贴进生活中的人群,找到他们寻求生存之道的研究视角。
        第二日(4月30日)行程主要对新竹地区之族群关系进行田野考察。由连老师带领同学走入台湾北部最早开发的旧城-竹堑,于上午8:30从交通大学客家文化学院出发,参访包括竹堑社番的七姓公厅「采田福地」、新埔的褒忠亭义民庙、北埔金广福公馆和彭氏宗祠,期见证台湾移垦社会、土地拓展与信仰流布的情形。第一站是「采田福地」,其属道卡斯族竹堑社的祖庙,其缘由乃出自于大清帝国感念其协助平乱朱一贵事件,赐七姓并准建立祠庙供奉牌位,是为全台唯一存留的赐姓遗址;第二站,我们到达新埔义民庙,在参观的过程中,不难发现义民冢与高挂的匾额上,有关日本的年份皆有涂改的痕迹,显示义民庙随着国家体制的转换而有不同的因应方式,且透过书写的形式表现出来;第三站抵北埔金广福。金广福为闽粤合作的武装拓垦组织,在主导权转由粤籍的姜家掌控后,其后代更活跃于政商,且通过不同时期兴建的房舍发现其在地方所象征的声望,然而公馆侧厅展示的老照片中,却感受到乙未战争下,子孙投笔从戎响应抗日而战死的伤感;第四站,我们来到北埔彭氏宗祠,祠中供奉彭祖和彭延年,但从其放置的祖先牌位却来自全台各地,而从公布栏上的捐助名单,及宗祠的格局与规模来看,虽其为北埔大姓,但此祠似乎已发展成为全台彭氏之总祠,是一座相当具有整合性与功能性的祠堂。
        此次参访穿梭在竹堑蜿蜒的小径与起伏的地势中,眼望聚落、遗址与古蹟,感受不同族群间的牵引、拉扯、分裂与揉合的过程。在信仰的世俗与神圣之间,看到的不仅是根植于族群的多样性讨论,更是地方社会的自我表述。
       通过此次的交流互动,不同国家与文化背景、学科训练的学员间相互讨论与分享,也充分打开族群与历史对话的空间,并拓展国际的视野,展现学术研究跨域的实践。
 
 This is an image
 图说:『靠山吃山:历史中的乡村、城市及其未来』师生论坛大合照

This is an image
图说:台港日学生一起参观北埔金广福公馆,感受台湾乡村历史及族群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