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大學暨香港中文大學歷史人類學研究中心交流活動 圓滿落幕!!

  • 2019-05-17
  • AdminAdmin
                                                   靠山吃山、來客作客
               交通大學暨香港中文大學歷史人類學研究中心交流活動圓滿落幕
                                                                                                                              文/李杰穎、羅曉嵐
        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首次邀請張瑞威教授率領香港中文大學歷史人類學研究中心師生一行人,以「歷史中的鄉村、城市及其未來」為主軸,進行為期二天的訪問活動。
         4月29日上午九點在交大竹北校區之客家文化學院開幕,並進行由交大族群文化研究所碩士班、客院博士班師生共同舉行的『”靠山吃山”:歷史中的鄉村、城市及其未來』師生論壇,由客家學院院長黃紹恒教授與張瑞威教授雙方主持開幕簡單致詞,出席之羅烈師教授與簡美玲教授亦表達歡迎。負責籌辦的人社系主任連瑞枝教授表示:此次活動的目的主要希望促成年輕世代跨校學生間的學術交流以及離地考察的活動,尤其在全球化的未來,城鄉與人口流動也將是重要的議題
        兩校學生各發表數篇研究報告、論文,在歷史學、人類學與社會學跨學門的對話中,分別針對台灣、香港以及中國之鄉村與城市等議題加以討論,整個研討會進行過程中,學生間進行研究交流,激盪出不少思想火花。第一個場次主題是城市,分別以蘇州、台北、新莊來討論二十世紀以來之新城市、人口流動以及城市邊緣相關議題。第二場次討論歷史中的帝國財政,如寺產管理、港口城市以及基層村落之收稅問題。第三場次分別以北京鑄錢議題、馬來西亞錫礦,乃至南臺灣輕微過失犯「土匪強盜」三個方向來說明討論資源開採與社會秩序的議題。第四場則討論香港爆竹、臺灣的閹雞技術與生態博物館,雖看似不同取徑,卻共同面對國家治理下之傳統生活與技術傳承等議題。四個場次的報告不僅呈現華人社會與歷史的多元性與複雜性,在不同學科訓練下,大家保有相似的學術關懷與問題意識。經歷了各場次的報告與提問,現場學生充分領略不同時期之城鄉社會遭逢著類似的問題,不論是國家治理、人口流動、鄉村機構乃至於社會秩序的討論等等。「靠山吃山」的主旨,無非是希望未來研究能更貼進生活中的人群,找到他們尋求生存之道的研究視角。
        第二日(4月30日)行程主要對新竹地區之族群關係進行田野考察。由連老師帶領同學走入台灣北部最早開發的舊城-竹塹,於上午8:30從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出發,參訪包括竹塹社番的七姓公廳「采田福地」、新埔的褒忠亭義民廟、北埔金廣福公館和彭氏宗祠,期見證臺灣移墾社會、土地拓展與信仰流布的情形。第一站是「采田福地」,其屬道卡斯族竹塹社的祖廟,其緣由乃出自於大清帝國感念其協助平亂朱一貴事件,賜七姓並准建立祠廟供奉牌位,是為全台唯一存留的賜姓遺址;第二站,我們到達新埔義民廟,在參觀的過程中,不難發現義民塚與高掛的匾額上,有關日本的年份皆有塗改的痕跡,顯示義民廟隨著國家體制的轉換而有不同的因應方式,且透過書寫的形式表現出來;第三站抵北埔金廣福。金廣福為閩粵合作的武裝拓墾組織,在主導權轉由粵籍的姜家掌控後,其後代更活躍於政商,且通過不同時期興建的房舍發現其在地方所象徵的聲望,然而公館側廳展示的老照片中,卻感受到乙未戰爭下,子孫投筆從戎響應抗日而戰死的傷感;第四站,我們來到北埔彭氏宗祠,祠中供奉彭祖和彭延年,但從其放置的祖先牌位卻來自全臺各地,而從公布欄上的捐助名單,及宗祠的格局與規模來看,雖其為北埔大姓,但此祠似乎已發展成為全台彭氏之總祠,是一座相當具有整合性與功能性的祠堂。
        此次參訪穿梭在竹塹蜿蜒的小徑與起伏的地勢中,眼望聚落、遺址與古蹟,感受不同族群間的牽引、拉扯、分裂與揉合的過程。在信仰的世俗與神聖之間,看到的不僅是根植於族群的多樣性討論,更是地方社會的自我表述。
       通過此次的交流互動,不同國家與文化背景、學科訓練的學員間相互討論與分享,也充分打開族群與歷史對話的空間,並拓展國際的視野,展現學術研究跨域的實踐。
 
 This is an image
 圖說:『靠山吃山:歷史中的鄉村、城市及其未來』師生論壇大合照

This is an image
圖說:台港日學生一起參觀北埔金廣福公館,感受臺灣鄉村歷史及族群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