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於5月25日邀請到客座專家鄭朝方先生,在「客家與傳播」線上課程,和同學分享所想。承繼四月場的熱烈迴響,鄭朝方以兩大主題「髻鬃花」與「客家便當」,結合理論概念,具體演繹了如何透過跨域結合、經營與行銷,使客家文化得以貼近時代,為更多人所認識。鄭朝方率先解析「利基市場」概念,簡而言之便是尋找縫隙,在貌似飽和的市場中,找到自己的獨特點,由此延伸發揮,改變人們的既定想像,進而撐開廣闊的可能性,為客家文化走出自己的路。
他談到〈髻鬃花〉是葉國居與他兩人十多年歲月的心血。文學上,由聯合文學出版的散文集中,仔細描繪了祖母盤起的銀白色髮髻,如同一朵盛開的花朵。這優美的意象與真摯深沉的感動,確實是他創作的養分與基底,盛放在相異的領域。他倆合作的詞曲,收錄於《鄭朝方的文學音樂專輯—髻鬃花》,不僅打進主流閱聽市場,成為耳熟能詳的客語歌曲,專輯也入圍2008年金曲獎的「最佳作詞人獎」和「最佳客語專輯獎」兩項提名,更被評論為未來性十足,至今雋永彌新。為此,鄭朝方表示曾下過一番苦功,運用流行元素,以行銷相對小眾的客語,希望能打破傳統對於客家音樂的既定印象,使它成為客家文化的敲門磚,因為獨立製作的客家音樂,相對華語主流市場,更能自由發揮豐富的曲風,吸引其他族群來聽見客家,了解客家。
但鄭朝方不以此為滿足,他的目標是進一步的跨界藝術整合,充分探索五感的可能。擁有調香技術的他,隔年便以〈髻鬃花〉為靈感,調配同名香水,獲得國際獎項。講述過程中,小香水、香氛片等物也成了最佳的互動小物,拉近距離,吸引同學們踴躍發表意見。而髻鬃花的魅力透過不同渠道散發,導演找上門,他始邁入了第八大藝術-電影。透過同步播放微電影-「客家我愛你」,他闡述劇本創作理念,是透過不同世代文化的衝突與擦撞來勾起趣味,末端音樂響起,讓人笑中有淚,同學們對此都深有所感。
鄭朝方認為,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他向同學拋出疑問,「如果要行銷客家,你會想要做什麼事情?如何設計?」同學們提出了線上抽獎、於文創百貨設置專櫃、壁面彩繪等想法。鄭朝方展示了一張美麗的明信片,是以常民飲食出發而設計的「尋味。木盒裡的客家鄉味 : 客家便當」,他解釋了選題的重要性,好的出發點能拓展更大的發揮空間。相較於早先設想的客家國宴,「客家便當」與旅行結合,此概念自供應端至消費鏈的多變與可塑性,使眾人參與其中。自此衍伸的「青春客家、技職學員、夢幻主廚、新創文藝」四大主軸,結合小農、在地商家、社會企業、技職教育等,提供快閃店、外燴、營養午餐等可能。而且便當口味代表時代縮影,過往客家的「油鹹香」特色奠基於勞動需求,今日僅留下九層塔、福菜的香,凝鍊客家風味,結合義大利麵等當代元素,是相當具有文化意涵之轉變。
演說後,師生們也提出許多問題,如新創團隊組織的未來、行銷物如何不脫離文化特質、對於政府行銷策略之期待等。鄭朝方傾向先揀選並定義出既有的元素,再去重新定義它,然而他亦提醒應保有包容性,樂見文化符碼經在地化後,成為新的文化。他更期許公部門成為文化的載體與發射器,靠近新創媒體,走在群體之前,吸引更多人接近客家文化。 (文/圖 張期鈞 助教/陳芃竹 )
圖說: 傳科系黃靜蓉老師「客家與傳播」線上課程, 邀請客家專家鄭朝方演講。
圖說: 適逢疫情,講座透過線上直播,但絲毫不減即時互動性。打上好燈光, 讓直播畫面效果更佳。
圖說:鄭朝方與黃靜蓉老師對談髻鬃花的豐富發展。
圖說: 演講結論PPT(鄭朝方團隊提供)
圖說: 學院同仁與鄭朝方團隊合影(由左至右分別為林碧霞小姐、黃靜蓉老師、黃紹恆院長、
鄭朝方先生、范美華秘書、陳芃竹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