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次: 8220

學院特色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經教育部核准於2004年3月5日成立,設有人文社會學系暨族群與文化碩士班、傳播與科技學系暨碩士班、客家社會與文化碩士在職專班、客家文化學院博士班,及國際客家研究中心。在人文與社會、傳播與科技的基礎上,積極建立台灣客家知識體系,以國際客家研究中心整合學院與社區聯繫客家社群的資源,走入客家族群的生活世界,並與全球以客家研究、族群研究等相關課題之研究機構、大學院校建立合作交流關係,共同致力台灣客家研究學術的發展與成果的積累。

本學院對於大學部的教學,其重點在於結合客家文化專業課程與人文社會科學知識,同時亦著重文化產業、傳播科技相關的實務訓練。課程的特點在於著重培養學生具有跨學科的人文社會基礎訓練,並透過對台灣及全球客家族群的理解,訓練學生兼具學術與實作的能力。目前兩系所提供之課程,甚受校內非客家學院之師生歡迎。研究所方面,設有客家社會與文化碩士在職專班,人文社會學系族群與文化碩士班,傳播與科技學系碩士班,以及2018年甫成立之客家文化學院博士班,皆以培養對客家社會文化有興趣的跨領域研究人才。


■ 位置與建築

本學院座落於離新竹高鐵站附近的客家民俗公園,是一個走進社會,結合社區的研究教學機構,2009年客家文化學院主體建築落成啟用,由著名建築師謝英俊設計,結合客家圓樓建築與圍龍屋建築意象,從外表可看到的是圓樓式的建築主體,圓樓北面兩側另有半圓則展現著圍龍屋的意象。主體建築內設有先進的虛擬攝影棚、網路電台、民意調查實驗室、多媒體教室、文化產業專業教室及國際會議廳。三樓更設有以台灣及全球客家研究為典藏主題的圖書室,目前藏書圖書18983冊、期刊236種、視聽資料1405件。 
  
除上述客家文化學院主體建築之外,本學院另有兩棟歷史建築,「小問禮堂」作為研究計畫執行空間並提供短期研究人員研究空間與住宿設備。「忠孝堂」則供作客語創作音樂歌謠的據點及獨立書店之店址,以此作為本學院文化創意激盪的空間及履行大學社會責任(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 USR)的基地。

另外,本學院與周邊傳統的客家宗祠、廟宇與歷史建築,除共同形成融合傳統與現代的景觀,更使本學院具又豐富的生命力與實踐性格,堪稱全球最為獨特之客家教學與研究機構。


■ 研究中心與推廣教育

  本學院目前設有一研究中心與一個客家社會與文化碩士在職專班。
 
「國際客家研究中心」以成為全球客家研究重鎮為願景,植根台灣本土,積極推展與全球各地客家學術機構與客家社群的交流與研究合作等策略,作為本學院與台灣及全球各地公私部門、社區在社會、文化、產業等各方面國際接軌的平台,以達成整合在地化與國際化的任務。前者之具體工作方針為在新竹地區建立田野工作室,提供本學院與地方文史工作者、教師及社區研究者的交流合作平台;後者尋求與國內外學術機構合作,展開跨國或跨學科的中長期研究計畫,近期以竹苗地區作為田野調查的對象,長期的發展則從台灣出發延伸到東南亞及世界其他地區的客家社群研究。

「客家社會與文化碩士在職專班」為本學院強化客家相關的研究與教學,經積極向教育部爭取人事名額,所設立以社會人士為對象的推廣教育機構,招收有志於從事客家社會與文化研究之學生。專班師資由本院人文社會學系及傳播與科技學系支援,歷年開設領域廣泛之課程與論文指導研究。開辦初期的學生以中小學教育人員為主,近來已擴大招收公務人員、民間非營利組織工作人員及公司行號人士,前來進修。截至2022年度,已完成地方社會、產業、信仰、社區史、性別、文學與傳播等視角之客家研究碩士論文203篇,獲得客家委員會優良博碩士論文獎勵70篇,對於客家文化之研究、推廣已發揮相當大的作用,並與本學院兩系及國際客家研究中心,成為推動本學院客家及相關議題研究與教學的重要支柱。
研究中心與推廣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