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二十周年學術研討會」傳科場次—傳播科技碰撞族群文化
2024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二十周年學術研討會」,歡迎報名參加!
日期:113年11月8日(五)
地點: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竹北校區),新竹縣竹北市六家五路一段一號
對象:人文、傳播領域相關之碩博士生、專家、學者
研討會採報名制,報名截止日期至113年10月25日(五),報名網址與議程請見留言區!
2004年,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設立客家文化學院,致力於在地連結、放眼世界,在理工學科為主導的大學中,嘗試注入人文社會的精神、關懷,使敝校逐步朝向更加完善的綜合大學之路。
時過境遷,轉眼已是2024年,中間經歷充滿客家精神與文化的六家校區靜靜地駐足於聳立的高樓大廈間,也經過了國立陽明大學和國立交通大學合校。
今年,適逢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成立二十周年,作為科技城市、理工大學中的一盞不同色彩的燈光,我們希望能夠通過學術會議探討二十年來我們關心的各種課題,也希望可以放眼未來。
傳科場次研討會介紹:
1. 客家電視台的定位挑戰與多元文化突破之道
魏玓教授將帶來以「二十年後回首再前行:客家電視台與客家傳播的重新想像」為題的演講,深入探討客家電視台如何在傳播過程中突破定位與挑戰。他將分析客家電視台在「由上而下」傳播模式、不當政治干預與標案限制下的困境,並結合多元文化的視角,提出以包容與多樣性為核心的新傳播模式。透過借鑒澳洲多元文化電視的成功經驗,魏教授將引領我們重新思考族群傳播的可能性。
2. AI元宇宙助力客語傳播的創新應用
李美華教授將以「AI 元宇宙客語整合應用、人工智慧中介傳播與人智互動」為題,分享人工智慧在客語傳播中的創新應用。她將展示 AI 客語主播、語言資料庫與語音資料庫的實際成果,並闡述 AI 技術如何延續與創新客語傳播。李教授還將探討 AI 元宇宙在族群文化傳播中的潛力,啟發我們思考如何以人智協作開創文化交流的新篇章。
3. 晶片戰爭下文化行動對地方的保護與反思
戴瑜慧副教授將以「地緣政治與晶片戰爭:護國神山之下的新竹地區的社會運動與文化行動」為題,剖析晶片產業發展對地方文化的影響。她將透過迷因、抗議歌曲與 AI 創作,展示地方社群如何凝聚力量抵抗土地徵收與資源分配挑戰。同時,戴教授將分享台積電的地緣政治策略與海外設廠案例,並探討文化行動主義如何融入全球科技發展的討論。
4. 東南亞新住民母親參與科技共創實現賦權與包容
陳盈羽助理教授將以「身分與創新:透過敘事與共同設計科技以賦權東南亞新住民母親」為題,分享與新住民母親共同設計科技的實踐經驗。她將以小誌創作與故事敘事為切入點,展示如何賦予新住民母親表達自我的機會,挑戰科技設計的中心化思維,並推動包容性的科技發展。
5. 主題演講:開啟傳播與敘事研究新視角
壓軸的「主題演講」將由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的 David Ewoldsen 教授 主講。他將介紹其最新理論「回溯性想像參與」(Retrospective Imaginative Involvement, RII),探討觀眾如何在觀看結束後持續思考故事情節,甚至延伸創作。Ewoldsen 教授的研究結合「自我邊界暫時擴展模型」(TEBOTS),提供全新視角分析觀眾與敘事的互動,為傳播與文化研究指引新方向。
這場學術盛宴不僅深度探討傳播科技對族群文化的影響,也將激發與會者在跨領域交流中開創更多元的研究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