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客‧講客‧暢客〉2018客家週展現客家多元風貌
國立交通大學(交大)客家文化學院(客院)所主辦一年一度的客家週在5月22日上午舉行開幕式,並以人文社會學系(人社系)教授黃紹恆所帶領的「植松文庫」北台灣客家資料彙整計畫演講為主軸,為為期五天的客家週揭開序幕。
本次客家週主題為〈創客‧講客‧暢客〉,分別代表今年初為投入實境技術與應用而落成的「實境創客空間(Reality Maker Space)」、推廣客家族群傳播而設立並由交大客院師生規畫製作的「講課學堂」廣播節目,以及5月26日登場的客院Open House活動,將邀請常駐於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的「打幫你樂團」蒞臨現場歡唱,希望今年客家週能結合三種不同的媒材,以及客院特有的人文與科技專長,讓與會嘉賓一同體會不同的客家樣貌。
植松文庫 屬於北台灣客家的獨家記憶
2017年11月,交大客院獲贈大量來自日本已故學者植松明石教授對北台灣客家族群的研究資料,並由黃紹恆教授接收彙編成「植松文庫」。植松明石教授為戰後台灣開放來台的第一批學者,進行了諸多新竹縣新埔地區的客家田野調查,在其過世之後,由研究台灣原住民文化的日籍教授山本芳美向植松教授的遺族引薦黃紹恆教授,將植松教授的遺物提供給客院做為新竹地區早期客家文化研究使用,並在客家週開幕式時向大家分享這份喜悅。
除了擁有豐富的早期北台灣客家資料以外,植松文庫也是交大客院首次收到來自日本捐贈的台灣客家史料,極具特殊意義,也希望未來將文庫資料彙編完成後,能成為公開使用的客家資源。在黃紹恆教授的演講中,參與植松文庫內容整理的人社系學生黃毓文及族群文化所學生呂竟也分享了統整文庫的心得,並簡介由植松教授研究新竹舊枋寮庄的義民節賽神豬活動所撰寫的〈義民節與豬肉的分配—台灣北部客家庄的情況〉一文,現場也以幻燈片的方式展示植松教授當初所拍攝的彩色相片,為演講增添獨特的體驗。植松文庫整理的階段性成果也將在客院3樓的圖書室展出至6月30號。
而今年客家週也將延續以往大受歡迎的Open House,現場將提供豐富的客家文化體驗活動,更特別開放新落成的實境創客空間。26日下午在客院忠孝堂也邀請到2018金曲獎最佳客語專輯獎、最佳客語歌手入圍者黃瑋傑演講「作客蜿蜒,返家路遠」,分享尋根歲月與音樂的故事。有興趣的民眾不妨將26日的行程空下來參與客家週,一同體會客家文化的多樣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