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語言發展公聽會 文化部加開竹縣場(3/26 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
記者: 黃文垚先生
為了落實語言平權,建構多元語言環境,26日文化部在新竹縣竹北市交通大學客家學院,舉行國家語言發展法草案公聽會,吸引了約150位民眾參與,不過由於時間限制,有許多登記發言的民眾,無法順利表達意見。
公聽會一開始,由承辦單位向與會人士說明草案內容,文化部為了推動國家語言發展法,從今年3月起舉辦了6場公聽會,不過由於公聽會都沒辦在客家族群密集的縣市,為了聽取客家鄉親們的意見,文化部決定在新竹縣再增加一場。
文化部人文及出版司司長 朱瑞皓:「我們認為各族群都應該要有充分表達意見的場域,所以我們決定說多加開這一場,並沒有所謂的客家大老,給我們的這個施壓,或者是說,他們希望我們來增加這個幾場,這樣子的說法,我們並沒有接到這樣子的訊息。」
在這場公聽會裡共有48位民眾登記發言,但會議時間只有2小時,因此民眾發言時間,都被限制在3分鐘以內,最後只有28位民眾能順利表達意見。
中央大學客家學院榮譽教授 羅肇錦:「不管是大學、中學、小學,老師要有能夠,有能力去教客家話,幾乎沒有了,這種情況如果說算很公平,可以推母語教學,事實上對客家話是完全不行的,是不公平的。」
民眾 張美煜:「我對這個法的基本的看法是,它只是宣示性的基本法,沒有實施細則、沒有罰則,一點效能都沒有,跟客家基本法一樣,就像老虎沒爪沒牙一樣,不會達到嚇阻的效果。」
文化部表示,4月8日在台中教育大學辦完最後一場公聽會之後,將繼續在各地召開座談會,歡迎在公聽會上,未能及時表達意見的鄉親到場參與,文化部希望透過多方的建議與資料收集,為國家語言的發展凝聚共識。